卖干扰素的特宝生物为何跨界基因治疗?

卖干扰素的特宝生物为何跨界基因治疗?

吹了吹风. 2025-02-25 行业报 13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2月22日,特宝生物公告称,企业全资子公司伯赛基因拟以自有资金收购Skyline Therapeutics Limited(以下简称“九天开曼”,也称“九天生物”)部分资产;交易完成后,九天开曼将成为伯赛基因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截至2月24日收盘,特宝生物报85.29元/股,跌1.02%,最新总市值347亿元。

九天开曼是一家主营基因治疗公司,特宝生物拟收购其腺相关病毒(AAV ,Adeno-associated Virus)基因治疗技术平台和管线产品,管线包括新一代SMN基因替代疗法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基因治疗项目(临床批件号 2023LP02471)等。不过,该公司的管线多在早期。

财务信息显示,九天开曼现处于大额亏损状态,且几乎没有营收。该公司在2023年、2024年实现营收6783.28美元、5.25万美元;净利润为-3186.07万美元、-2317.62万美元。另外,九天开曼的股东团队中,出现了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方的身影。

通俗理解,基因疗法的治疗过程中,需通过递送载体将治疗性外源基因导入进人体靶细胞,从而对基因缺陷或异常进行纠正,其中,AAV载体被认为是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基因治疗递送载体,因此,围绕AAV载体进行药物开发是基因治疗的方向之一。

卖干扰素的特宝生物为何跨界基因治疗?

前述交易对价包含合并对价和附加合并对价,合并对价部分为1500万美元;按照约定,买方需要在交割日当天支付800 万美元,在交割日后的第一个周年日,支付700万美元。

对于为何要斥资加码基因治疗领域,特宝生物提出,此次交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会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交易资金来自伯赛基因自有资金,不影响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开展。

不过,这起收购也反映出特宝生物产品管线后继乏力的状况。官网信息显示,特宝生物是一家主营干扰素、升白药、促红药的公司,现有五个上市产品,分别为派格宾、珮金、特尔立、特尔津和特尔康。该公司于2020年上市。

从业绩上来看,自上市以来,特宝生物的营利处于持续高增长状态。2021年-2023年,特宝生物的营收分别为:11.32亿元、15.27亿元、21亿元,同比增长42.61%、34.86%、37.55%;扣非净利润达到1.96亿元、3.34亿元、5.79亿元,同比增长77.36%、69.95%、73.58%。

2024年前三季度,特宝生物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55亿元、5.81亿元,同比增长33.9%、41.34%。公司预计,企业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约8.05亿元-8.35亿元,同比增长38.94%到44.12%。若是和该公司在2021年-2023年的业绩增速做对比,特宝生物2024年的业绩增速略有下滑。

从产品上来看,特宝生物从前布局的产品无一例外地属于大单品。基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肝炎和肿瘤疾病的高发状况,干扰素和升白药在国内的销售成绩非常好。

其中,派格宾(聚乙二醇干扰素α -2b注射液)是国产产品中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α -2b,它在2016年10月就获批上市。基于先发优势,在2016年-2018年内,该产品的销售额是7242.48万元、8687.75万元、1.87亿元。

目前,派格宾是特宝生物最主力的产品。在2023年,派格宾的营收靠近18亿元,同比增长超50%。在2021年和2022年,派格宾的增速都超50%。

另外,特尔津(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早在1999年就上市,主要用于癌症化疗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就是“升白药”。和特尔津齐名的产品包括石药的津优力、齐鲁的瑞白/新瑞白、双鹭药业的立生素、麒麟的惠尔血等。

特宝生物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度,国内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制剂销售规模约34.71亿元,短效制剂销售额排名前三的是瑞白、惠尔血和特尔津,它们在短效制剂的市场份额为45.83%、9.43%和6.81%。2017年,特尔津销售额突破亿元。

不过,也是因为市场广阔,相关市场的竞争也十分激烈。2011年之后,以石药津优力为代表的产品开始快速瓜分市场。由此,津优力、新瑞白以及恒瑞的艾多成为了升白药长效制剂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这也使得特宝生物面临着不小的压力。2023年,特尔津的营收同比减少了16%至1.6亿元。

另外,干扰素领域也开始集采。2023年底,江西牵头了29省进行干扰素联盟集采。该次干扰素集采的最高降幅是54.58%。另外,由于不同城市的集采执行时间有差异,所以这一集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可能有滞后。

特宝生物此前在答投资者问时表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大部分联盟地区已发布执行通知,预计第四季度将基本完成。这也意味着,集采后续会对特宝生物造成多大的业绩影响还需观测。

特宝生物对自身遇到的危机也已有认识。近些年,该公司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以进一步拓宽自身管线潜力。不过,这家公司此前的尝试基本都在自身的优势领域内。

例如,去年7月,特宝生物与Aligos Therapeutics达成临床合作,将评估派格宾联合ALG-000184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2023年底,特宝生物与康宁杰瑞签署独占许可协议,将开发重组人GLP-1抗体产品。和此类合作相比,加码基因治疗可谓是特宝生物迈出的一大步。

另据特宝生物2023年报,该公司的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YPEG-GH)项目已经完成III期临床研究;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促红素(YPEG-EPO)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 AK0706、ACT50、ACT60 项目开发进度则较为早期。其中,AK0706是一款在研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ACT50是一款在研的肿瘤药物,ACT60是一款用于治疗过敏的药物。整体来看,该公司在研管线的后续价值并不明朗。

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治疗手段,基因治疗已经被寄予厚望多年,但在商业前景方面,这一领域何时能获得突破还需观望。目前来看,由于基因疗法的治疗费用较高,不少产品的商业化前景承压。业内也有一些公司做出了调整。

例如,今年2月,辉瑞终止了Beqvez的开发和商业化。据医药魔方Info报道,自Beqvez药物获批以来,尚未有患者接受过该商业药物的治疗。而这款药物在去年4月才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自个人学习使用0830,本文标题:《卖干扰素的特宝生物为何跨界基因治疗?》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